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为例美育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为例美育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美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为例
美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办高职院校,美育应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长期以来,美育一直是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美育“以美育人、以美育人”的作用难以发挥。以美塑造人,以美塑造灵魂。”
新时代,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意见》的重要指导下,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立足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探索“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维度、四个多元评价到位”,构建美育人美育体系,推动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评价时,我们坚持把“以美育人”作为重要指标。 学校始终在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教育教学工作。 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思想政治观念都融入其中,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育人作用。 ,真正做到修德修人。
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沉浸式美育平台。 线下,公共艺术通识课+书法课设为必修课; 线上,开设艺术讲座+艺术MOOC作为选修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除第一课堂外,将美育延伸到第二课堂,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色,每月、每周通过舞台、讲台、展位等方式组织艺术作品表演,营造丰富多样的艺术氛围。多元化的艺术校园文化环境,艺术论坛、艺术社团、艺术工作坊、美育大师工作室、主题活动、艺术大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形成第二课堂,让学生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 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什么类院校,评价贯穿全过程,注重学生参与,与学生进步同步协调推进。
三个维度激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发现、创造,通过“大众化+个性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打造“美育知识与技能+艺术鉴赏+美育实践体验”的课程体系“校内+校外”全方位深入改革教育体系,实现学生的美认知教育、美情感教育、美实践教育,使美教育在校园内有序开展。有效的循环系统。
美育知识与技能的维度。 通过开设美育通识课、书法功法必修课、美育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取得相应学分。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美,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练就一手好书法,掌握一门审美功力。
在美育的鉴赏感知维度上,学生对美的发现和感知需要学校教育的有效影响和帮助。 充分发挥我校艺术学院特色,打造艺术品牌活动,如学校大学生艺术节、职业技能展示季、社团之夜、大学生音乐节、电影节、周末音乐会艺术展、艺术论坛等其他活动,通过每月的表演和每周的活动,为全校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美育环境。 通过这些高雅的艺术展览、高品位的艺术展览、校园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让全体师生时时欣赏到美好的事物。 表演仪式通过观赏或参观活动、实践参与和视觉冲突,引导全体学生了解美的博大魅力。
美育的实践经验维度美育实践活动是美育理论有效转化的载体。 要切实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衔接、隐形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文化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互融合的美育实践体系。 依托美育可用的实践载体,打造“美育+1+服务、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创造力,鼓励师生共同培育美育。美,一起探索美,积极探索美。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主要目标。 学校在开展高校美育顶层设计时,遵循“大美育”理念,坚持美化人。 美育不再局限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 而是通过专门的规划设计,将美育体现在各学科、各领域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什么类院校,形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的合一教育合力,建立全方位、综合性的美育。
美育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坚强的党政领导班子的全面指导。 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美育全面创先争优、突破困难、成绩骄人的“十二字方针”发展方向。 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为标杆,统揽大局,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融合美育政策。 激励政策、实施办法、部门指标等规章制度,并定期开展美育成果验收的监督教育机制,对于保证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和运行免于规范和不完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走向标准化。
教师是学生有效实施美育的重要“授粉者”。 美育队伍是否装备精良,将直接影响学校美育目标的实施能否成功。 学校通过层层选拔各专业教师,组建了专业的“美育团队”,构建了以美育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为内部的“内外联动”的美育教学育人机制。推动力、美育教学和科研。 为了带头发展美育课程,我们以专业教师、思政团队、行政兼职教师、学业辅导员、社区辅导员、校企合作单位兼职教师为外在动力,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 团队作为美育“螺旋先锋”,聚焦美育“教学交流、教育服务、专业凝聚、价值引导”,将美育教学与评价落实到“身边”,落实美育目标美育要体现在“细节”方面。
俗话说“兵未动,粮草先行”。 为创造更好的美育实施环境,学校积极推进美育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成美育实训室167个,购置仪器设备超过4400万台。 教育部建设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省市美育实践工作室、文化传承基地、五个美育研究所,探索美育教学实训室、美育校园环境、美育在社会实践活动等建设中创新育人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配备坚韧的教学载体,将美育实施从思想探索转变为实际实施,是学校对美育工程的有力支撑。 一个主要体现。
美育的使命是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蔡元培认为,推进高校美育评价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尽可能多方面进行评价。 为此,学校一直在探索多主体、多维度、多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学科评估。 评价主体由单一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我评价、群体互评、教师主体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的主体评价。 多个维度。 评价维度由单一的课程考核转变为以必修课考试、选修课考试、活动积分、实践课工作为主的方式。 学生必须在三年内获得至少4个必修课学分和2个选修课学分(以积分的形式),通过累积课时,可以听讲座、看展览、观看表演、参观美育基地、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承、体验活动等活动积累积分并折算学分,参加至少一项美育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展览、演出等)、竞赛、志愿服务、农村、协会、社会实践、文化传承、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对于艺术类学生,还需要获得艺术1+X证书。
多种方式。 评价方式由单一的总结性评价转变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印发的《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完善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阶段、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完善综合评价。 为此,学校探索了以增值评价为特色的多种评价方式。 增值评价的主要本质是“不比基础和进步”、“不比背景和努力”。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将增值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美育评价体系中,并通过增值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施来落实。 增值评价,构建信息化评价平台,使碎片化、临时性、响应性的评价工作系统化、科学化、长期化。
作者简介:柯国锋,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职业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