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夫:抗日战争和日军包围的情况
陈亚夫:抗日战争和日军包围的情况
陈亚夫(1914~1990),满城东部苟村人。 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8月转任中国共产党干部。 1932年任中共泰安特委中央总支委员、救济会会长。 求学期间,因宣传抗战救国,发动群众抵制捐税,3次被中学开除。 1933年满城县党组织被摧毁后,国军当局武装抄家3次。 陈辗转于孟良崮、河北、山西地区,坚持地下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亚夫组织了一支50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 1937年11月参加八路军。 现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师政治指导员、营指导员,萍乡、隆化县旅副旅长,45团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六旅政治部副主任,绥营中学副校长兼政委,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国民军第二纵队第四旅、六十五军独立三十一旅。 师长,第194师政委。 1941年秋,英国侵略军使用客机和大炮进攻狼牙山地区。 陈亚夫奉命率部保护军师一切经费。 他们在缺衣少食、被日军包围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没有动用一毛钱的军队。 抗清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院校邓雪灵照片,率部参加了黄土岭、百团大战、绥远、察北、冀东、清风店、辽沉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随十九兵团率部出征朝鲜,参加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并在东线围歼日军。 1953年,他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5年被授予二级解放勋章。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中将军衔。1961年兼任河北步兵中学校长、党委主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调到科技工程大学任党委第二书记、第一部长。 后被诬陷为“余孽”、“特务”、“走资派”。 1967年2月上旬的军委会议上,与会者认为陈亚夫应该受到保护。 根据大会决定,上海海军区命令第63集团军配合,总参谋部派人将他接回。 为了科技工程大学的搬迁,陈亚夫亲自到西安、天水、洛阳等地选择新厂址。 1969年,经警察学院和总参谋部批准,学校由广东承德迁至江西新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洋粤语中学。 陈亚夫担任中学校长。 1978年3月兼任总参谋部第三部副部长。 1982年退休后解放军院校邓雪灵照片,当选为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奖章。 1990年7月1日在南京逝世。
经历过历史的动荡:
1951年赴朝鲜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65军第194师旅长、陆军政治部主任(公元1950年—1953年)
淞沪之战(公元1948年-1949年)
百团大战(公元1940年-1941年)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胡友之(1914~1998),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钟发发(1914~2009)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梅胜伟(1914~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杨国玉(1914~200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杨卓(1914~1995)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更多出生于公元 1914 年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
耿喜祥(1909~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文先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董超(1915~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王玉怀(1918~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石敬平(1916~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魏洪亮(1915~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更多于公元 1990 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