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余所高校提出转型试点教育部已注意到“工士”学位
130余所高校提出转型试点教育部已注意到“工士”学位
从学术型大学到应用型大学,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也将面临这种转变。 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这意味着“211”、“985”等一些传统重点大学可能面临转型。
130余所大学提交转型试点申请
对于此前报道“新建600所地方高校将进行改造”,葛道凯表示,即将改造的不仅限于新建院校,还将指定一部分现有本科院校,推动其转型为普通本科院校。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导向。 改造后的学校可以是新建的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葛道凯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有130多所高校提交转型试点申请,其中大部分是地方本科院校。 但“211”、“985”大学如果符合转型条件、愿意转型,也会转型。 就条件而言,是指满足技术技能发展要求的特征。
葛道凯补充道,转型可以是学校所有专业的调整,也可以是部分专业的转型。
葛道凯表示,转型的根本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在建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制度,高等教育机构实行分类管理。
教育部已注意到“工程师”学位
近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1103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身穿学士服领取学位证书,成为我国首批“工程师学位”获得者。 葛道凯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学位不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暂时不具有学位效力。 就连该学位发起人、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梦清也表示,该学位只是学校自身的尝试。
“BE”学位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 但根据现行《学位条例》,我国实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三级学位制度,不包括工程学位。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徐梅表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授予毕业生的“工程师学位”是荣誉称号,不是学位,也不意味着“工程师学位”已经纳入我的学历范围。国家的学位序列。
葛道凯昨天告诉南都记者,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注意到“工程师”学位。 他表示,学位制度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国务院学位办已对此进行研究一段时间,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进程。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未来一段时期的职业教育。 《决定》提出,到2020年李梦卿 工士学位,形成适应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尊民6月23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决定》向外界发出了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国家层面的信号。 同时,也吹响了推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号召。 然而,为了扭转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李梦卿 工士学位,《决定》的发布和实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前所未有地重视职业教育
国务院印发《决定》,明确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您认为这向外界发出了哪些积极信号?
吴尊民:首先,《决定》是国务院下发的,与此前教育部门下发的类似政策文件不同,这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和改革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由国务院层面出台实施,有利于统筹各部门资源,形成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新推动力。
其次,现代职业教育的侧重点也与过去讨论的职业教育有所不同。 现代职业教育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决定》多次提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您认为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前景如何?
吴尊民:现代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向中低端产业输送劳动力的定位,更加市场化。 《决定》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在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衔接。
其中,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技术革命的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与过去一直强调的产学研结合的理念相呼应。 这意味着未来职业教育与生产的衔接将进一步加强。 系列对接更注重帮助引导学生就业方向,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决定》还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造了前提。
一是明确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 政府推动无疑会释放更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但政府推动并不意味着政府接管,所以也强调市场引导,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人才培养都要符合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别于传统的注重学术的普通大学教育。
二是营造制度环境。 《决定》强调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 这将从制度上规范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制度建设和环境营造,包括对职业教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将其与传统学校教育并列对待,确立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 这将逐步结束职业教育充当学历教育附庸的尴尬局面。
总体而言,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以及推动制度环境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景值得期待。
推动目标实现,需三管齐下
《决定》要求,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在职业教育结构规模、院校专业布局、层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 您认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否乐观地实现这一目标?
吴尊民:《决定》提出的具体目标非常明确。 其中,到2020年产教深度融合,意味着现代产业的技术发展需求和新趋势将直接体现在职业教育中。 可以预见,未来的职业教育可能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教育类型。
纵观《决定》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发展保障水平、加强组织领导等。 ,都是为了确保2020年一系列使命目标的实现。 《决定》的要求不仅具体,而且为职业教育未来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过,虽然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已经明确,但从硬件角度来看,确实有理由乐观。 国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各项政策将更加倾斜,这显然将促进职业教育更加完善。 但从软件角度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后续实现与学历教育并列的重要地位,还需要全社会重新认识职业教育,这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与传统学历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贴上有偏见的标签。 您认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决定》能否尽快扭转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
吴尊民:需要提醒的是,《决定》着眼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长远目标,在扭转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方面要避免盲目乐观。 要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使职业教育真正与学历教育同步发展,可能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职业教育要真正获得社会认可,还取决于通过职业教育进入就业岗位的劳动者能否通过就业换取应有的社会经济地位。 一旦就读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后获得认可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工资收入,并拥有自己的晋升路径,那么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才能真正落实《决定》的精神和要求。
应该说,《决定》吹响了推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战斗口号。 然而,要真正彻底扭转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决定》的发布和实施仅仅是一个开始。
那么,为了真正实现目标,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呢?
吴尊民:虽然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决定》对于国家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但要全面实现预期目标,还需要三管齐下。
一是需要政府推动,包括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及相关专业证书的价值; 尽快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
其次,职业教育本身要积极谋求发展。 比如,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执业教师水平要在现有基础上显着提高。
三是积极引导舆论。 舆论导向很重要,就是要积极引导社会导向重新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将其与普通学历教育放在同等地位。 否则,如果舆论仍然一味重视学历型高等教育,那么职业教育的尴尬仍将长期存在。 换句话说,国务院在此前笼罩职业教育的负面阴影上打开了一个“洞”。 破茧而出,需要全社会舆论引导共同进步。 但能否真正破解,还需要一一落实国务院的相关精神。
《决定》重点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和更正名称。 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可以乐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指望职业教育很快获得与学历教育并重的地位。 职业教育正在慢慢走出困境,《决定》只是第一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