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中部地区的区域特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 2024-04-06作者:博嘉教育咨询浏览量:

遵循中部地区的区域特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是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保障。 彭广西(湖南对外贸易职业学院 长沙) 【摘要】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部六省的建设和发展速度。 随着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才培养,对于提高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部地区要正确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遵循中部地区区域特点,构建适应中央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地区 [关键词] 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崛起 2004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推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崛起。 2009年9月,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方案》。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程度、途径和方法。人力资源开发,而人力资源的开发根本上取决于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中部地区的崛起固然需要一些高端科技人才,但也需要一线技能人才在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背景下,探索培养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体现区域特色,最好服务地方经济。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培训提出了迫切需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当前,生产服务一线工人素质低、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城镇就业人口中,技术工人仅占3%。 技术工人中,初级工人占43%,中级工人占36%,高级工人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现有农村劳动力8亿,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9.1%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普遍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形势仍将相当严峻。 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100万人,其中失业人员100万人,各类企业下岗职工100万人,新增劳动力100万人。 国家教育“十五”规划提出,到2011年,高中学生毛入学率达到8%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左右。 各类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显着提高,年培训城乡劳动力达数亿人次。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 从长远来看,实现“人人学习、人人受教”、“人人有知识、有技能”,构建学习型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定位服务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树立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质量观。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对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始终是最大的。 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时期李梦卿 工士学位,职业教育被视为一种可以重振经济的就业教育。 从我国中部六省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结构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对工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因此,作为培养市场需要的技术工人或技术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必须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 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建设的内涵和质量,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树立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理念。 人才观是指人们对人才的总体看法。 关键是如何界定人才的概念。 它既是面向全社会,也是面向教育体系内部,更是面向全社会,涉及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资源投入,涉及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选拔和使用的看法和态度。

古语“三百六十行成第一秀才”也告诉我们“人人有才”,各行各业都可以有杰出人物和精英;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注重人才结构,需要各类人才。 如果各种类型、层次的人员参与,人才结构不合理,就会出现所谓的“结构性缺陷”,就像目前很多地方出现的“技能荒”一样。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加工成商品的过程,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参与,包括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人才、产品与供应研发设计人才、管理人才。 、营销人才和大批操作人员等。 努力遵循构建面向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则。 1、深入研究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摸清人才需求趋势。 “十一五”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基本上都是农业省份,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低于东部地区。 在资本方面,中部地区没有特殊优势,但在劳动力资源、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方面,中部地区有特殊优势。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中部崛起,中部六省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文化。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部地区不仅需要相当数量的从事研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高层次人才,而且需要大量能够转化研发成果的专业人才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直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门类齐全的高素质一线应用技术人才。

我国主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统筹规划中部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要立足大局、把握大局,推动中部地区人才战略整合。 中部六省要打破行政壁垒,整合教育资源,以合作办学、教育集团化等形式加强职业学校联盟,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促进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的交流。 和学习。 突出其他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坚持“自我设计、自我实践、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自我描述未来前景”,增强对中部地区和地方崛起的适应能力经济发展。 及时调整布局结构。 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 抓住特点,多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工业经济起步,就要普及义务教育; 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产业结构转变、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其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地方性、基层性、应用性、专业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增强社会意识和服务功能。 为中部地区崛起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因此,探索潜力巨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多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然选择。

在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 经济增长促进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又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中部地区的崛起取决于人才的崛起。 中部地区战略发展要求我们培养数千名掌握熟练技术、有能力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教育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这些具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与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关系最为密切。 提高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李梦卿 工士学位,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努力培养专门人才适应中部地区战略崛起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木桥。 浅谈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与方法[J]. 时代财经,2007(1):101。 李梦清,张俊迪。 “工程硕士”学位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可行性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15、16.马成荣.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本文是湖南对外贸易职业学院院级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名称及编号: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在线报名

18801022644

在线资询

热门课程

更多>>
  • 01

    公共营养师培训班招生简章

      《建设工程造价必备知识》、《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两个科目...
  • 02

    安全师招生简章

      注册安全师报考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
  • 03

    施工员招生简章

      培训方式: 八大员主要以网络授课方式为主,报名后领取教材及...
  • 04

    造价员招生简章

      考试科目 《建设工程造价必备知识》、《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
  • 05

    建筑师培训班

      师资及培训目标:授课老师优选了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
  • 06

    监理工程师招生简章

      鲁班培训是从事职业教育服务的专业化大型机构,成立于1999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