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2022年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薪酬是影响学校和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和排名,以供考生家长参考。
一、全国本科院校工资指数
综合来看,顶尖大学多为985和211高校。名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更高,就业机会更多,就业质量更好。而且月薪过万的学校有54所,主要集中在985/211名校。
排名前十的大学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大学技术。
榜单中,上升最快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位列第96位,今年已经位列第60位,上升了36位。上海电力大学也从2021年的101所大幅增加到今年的66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降幅最大,下降了40个。此外,南京邮电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也降幅较大,均超过25个。
陕西省只有3所高校进入,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26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4所)和西北工业大学(75所)。具体名单如下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
二、高薪专业及薪资影响因素
既然不同学校的整体薪资是有差异的,那么不同专业的整体薪资自然也就存在差异。不过,杜老师个人并不想提“高薪专业”,因为几乎所有的高薪专业都是理工科专业,文科家长觉得没有出路。如下所示
但是我总是跟父母强调,决定考生未来发展的因素太多了,包括学校、专业、城市、行业、职位、个人能力、个人规划、兴趣、机会等。每一个因素都很重要本科专业高薪排名,我们不能把“就业、薪资”与“学校、专业”完全划上等号!经历过几个案例,想必家长们都能理解。
(一)城市因素
传媒大学毕业后,可以在北京的央视、爱奇艺、优酷、光线传媒等获得工作机会。那时我年少无知,天真地想:如果北京都这样,回西安岂不是很辛苦?
于是,没有传媒土壤的西安,没有传媒公司,没有公关公司,更没有大型的影视制作公司。只有几家广播电台和半死不活的国有影视厂。就此,我彻底告别了传媒行业,大学里学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用。
(二)个人能力
现在什么职业最火?电子信息绝对数名列前茅。不过小伙伴们转行最频繁的也是电子信息专业!他们有的在研究微电子,有的在研究电子信息,有的在研究通信,有的在研究集成电路……
她们有的目前在做社工,有的在做公务员,有的在做短视频博主,有的在策划文案……大部分都是女生。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转行时,他们说,“那到底是什么?” ?自从我上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不明白”
(3)兴趣性格
同样是女生,也是从热门专业主动“弃坑”,不同的是W在大学期间主修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我还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工作了两年。
之后,我主动辞职本科专业高薪排名,卖保险,贷款。现在小姑娘在西安一个月平均收入2W,平时没事做瑜伽逛街。看起来工作内容似乎变低了,但她并不这么认为。她说:“我不想30多岁就掉头发,我喜欢卖东西给别人。”
(4) 个人规划
D和M是我以前的两个客户。他们两个都是医生。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专业背景相似,年龄相仿。就连他们的孩子也是同年高考,我也是同年填报。不同的是,D是军医,M是榆林市公立医院的医生。
D向我抱怨说他受限于前线军医的医疗条件。他只能看到头痛、脑热等小病痛,专业水平早已远远落后于同龄人。退休跳槽给的工作是枯燥重复的,还带着“与年轻相比太少”的转会费不知何去何从……
M向我抱怨说,当医生的前15年基本上是磕磕绊绊。刚毕业的时候,被各个部门骂,给主任端茶倒水。最初的几年我是慢慢熬过来的,现在已经成为单位中层的一员了。但眼看人到中年,上升期,一方面自己没有更多的精力发文章,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医院里不简单的人际关系。“学医太累了,要不你给我买出去,省点时间。”
真想告诉这两位家长,你们很羡慕彼此的生活。
本文介绍的“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变化,以及企业的就业需求和毕业生的成长发展,有助于客观分析高校就业趋势。毕业生。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择校的参考,但不能作为衡量学校质量和就业的唯一指标。
备注:数据来自“中国薪资网”,侵删。
详情请关注“小白招生”
小学/初中/高中入学,一站式,志愿申请/艺考/港澳大学申请
下一篇:没有了